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熟练掌握环境领域实验及应用技术技能,具有较好的化学、数学基础,掌握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严谨的科学思维,具有独立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撰写科研论文。
4、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1 |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包括水处理药剂开发和生物反应器研制等;固体垃圾和废弃物处理技术;农、林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
2 |
环境污染化学 |
各种污染物在水土环境中的化学变化规律,包括污染物在水土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化学特性、吸附解吸以及迁移转化等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控制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的原理和方法。 |
3 |
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 |
针对含重金属化合物的生产源头、污染(现场)工序及迁移转化路径,借助现代配位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开展新型水溶性重金属络合物的功效更新设计、价态筛选、配体分子设计、应用性能研究、配方及优化研究、毒理性研究等基本工作,以解决开发高毒害重污染化学品替代物相关的学术问题;并通过开发重金属无损分离和回收技术、以及相关的循环再生设备,使表面处理过程中产出废液中的重金属实现有效回收、相关的化学品实现再生并回用,最终使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行业(电镀和化学镀)或工序变实现清洁生产。 对于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开展资源化及能源化技术包括生物柴油技术、生物沼气技术、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等研究,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能源技术体系。 |
4 |
环境生态工程 |
环境污染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包括污染环境中生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生物吸收积累污染物的行为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异,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循环规律等;土壤、大气、水体污染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过程中的湿地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原理与技术;环境污染生物和生态监测、评价原理与方法。 |
5 |
环境生物工程 |
现代环境生物新技术,如多种特异污染物降解高效基因工程菌筛选,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高效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设计与构建;再生生物资源的生物转化与利用;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及污染场地现场修复技术等。 |
6 |
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 |
区域与流域的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建设项目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业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生态城镇、生态工业园区等的评价体系与规划设计,环境及绿地景观构建要素及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方法,环境生态监测技术。 |
三、学制与学分
(1)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培养模式:一年级以课程学习为主,为开展科研工作打好相关的理论与实验基础,二、三年级以科研训练为主,参加科研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5年。
学位:本学科可授予工学或理学硕士学位。
未按时完成课程学习或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按肄业处理。
(2)学分与毕业要求
硕士生总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不超过33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其中:必修环节7学分(包括学术活动2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论文中期检查2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公共学位课,7 学分;专业学位基础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8-11学分(其中专业英语为必选课程)。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历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应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备案,补修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在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关条件。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部 |
主讲教师姓名、职称 |
开课学期 |
公共学位课 |
11111112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4 |
64 |
|
|
1 |
111111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
|
1 |
|
11111114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6 |
|
|
1 |
|
专业学位课 |
|
污染生态工程 |
2 |
32 |
环境学院 |
吴晓芙教授 |
1 |
|
高等环境化学 |
2 |
32 |
环境学院 |
廖柏寒教授 |
1 |
|
|
高级环境生物学 |
2 |
32 |
环境学院 |
王平教授 |
1 |
|
|
给水排水处理原理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科林副教授 |
1 |
|
|
|
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必选) |
1 |
16 |
|
学校统一 |
2 |
|
|
文献检索(必选) |
0.5 |
8 |
|
学校统一 |
1 |
选修课 |
|
应用数理统计 |
2 |
32 |
理学院 |
|
1 |
|
环境专业英语 |
1 |
16 |
环境学院 |
吴晓芙教授 |
2 |
|
|
环境物理化学专题(英语) |
2 |
32 |
环境学院 |
吴晓芙教授 |
2 |
|
|
环境科学研究法 |
2 |
32 |
环境学院 |
廖柏寒教授 |
2 |
|
|
环境科学前沿 |
2 |
32 |
环境学院 |
廖柏寒教授 |
2 |
|
|
应用配位化学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德良教授 |
2 |
|
|
无损分离技术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德良教授 |
2 |
|
|
清洁生产及审核 |
2 |
32 |
环境学院 |
王平教授 |
2 |
|
|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
2 |
32 |
环境学院 |
王平教授 |
2 |
|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2 |
32 |
环境学院 |
朱健博士/冯冲凌博士 |
2 |
|
|
土壤污染与控制 |
2 |
32 |
环境学院 |
彭佩钦教授 |
2 |
|
|
水土保持专题 |
2 |
32 |
环境学院 |
彭佩钦教授 |
2 |
|
|
环境地理学 |
2 |
32 |
环境学院 |
彭佩钦教授 |
2 |
|
|
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科林副教授 |
2 |
|
|
废水生物处理专题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科林副教授 |
2 |
|
|
人工湿地技术与应用 |
2 |
32 |
环境学院 |
陈永华副教授 |
2 |
|
|
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
2 |
32 |
环境学院 |
陈永华副教授 |
2 |
|
|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
2 |
32 |
环境学院 |
张平副教授 |
2 |
|
|
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 |
2 |
32 |
环境学院 |
张平副教授 |
2 |
|
|
环境功能材料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芸副教授 |
2 |
|
|
现代环境监测与分析 |
2 |
32 |
环境学院 |
李芸副教授 |
2 |
|
|
环境毒理学 |
2 |
32 |
环境学院 |
汤春芳副教授 |
2 |
|
|
水化学专题 |
2 |
32 |
环境学院 |
陈明利副教授 |
2 |
|
|
水处理工程设计 |
2 |
32 |
环境学院 |
肖剑波副教授 |
2 |
|
补修课 |
|
环境化学 |
|
|
环境学院 |
|
按研究方向选择2门,不计入学分 |
|
环境工程学 |
|
|
环境学院 |
|
||
|
环境生态学 |
|
|
环境学院 |
|
||
|
环境监测 |
|
|
环境学院 |
|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
环境学院 |
|
||
|
环境工程原理 |
|
|
环境学院 |
|
||
必修 环节 |
开题报告 |
|
2 |
|
|
|
3 |
教学实践 |
|
1 |
|
|
|
4 |
|
学术活动 |
|
2 |
|
|
|
|
|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
|
2 |
|
|
|
5 |
五、教学实践
1、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制定科研计划,开展各种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并通过科研考核,以能独立承担并完成导师主持课题中的分项目和发表权威或核心刊物论文作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检验标志 。
3、积极参加教学实践,以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协助导师参加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验课或专业理论课某章节的教学、辅助、指导实习、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作。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
4、除完成与硕士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外,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结果讨论、研究进展报告等科研工作,鼓励参加工程实践的野外实习或考察。
5、每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进行两项实践环节,其中必须作一次以上学术报告,经导师、学科和学院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培养环节。
六、论文开题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广泛阅读和消化国内外权威中英文文献,了解学科研究现状,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本部分工作量约为36学时,经学科考核通过后,计2学分。
硕士生开题在第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导师、学科和学院商定。
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相同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学科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文献综述、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计划、研究方法等,确认研究工作中拟解决的学术难点、技术关键点、创新点和预期成果。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开题。若学位论文课题有较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考核,交流培养经验检查培养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人才分流。
考核时间于第四学期初进行。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向的表现;业务方向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5~7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党总支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1、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的问题和不足,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学科实际,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开题报告通过一年拟在下一学年度答辩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进入实践环节半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中期检查内容为:
(1)学位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计划进行;
(2)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
(4)下一步工作计划、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5)学位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6)研究生是否遵守学术行为规范。学位论文研究是否有原始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信;
(7)导师是否存在指导不力等情况。
3、学科(领域)检查专家小组由学科带头人(领域负责人)、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3-5人,另设秘书1名,秘书应由学科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但秘书不参与投票、表决。专家小组具体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听取研究生和导师汇报,进行现场质询,审阅研究生递交的材料,做出合理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
4、中期检查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中期检查合格的研究生,根据专家小组意见,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对于论文中期检查不合格的研究生,专家小组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其改进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或调整选题,延期答辩,并在三个月后重新进行中期检查。对于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的选题,应另行选题,并按规定程序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对无正当理由难以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而不适合继续培养者,导师可提出终止其学位论文工作的建议,经学科(领域)负责人、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做出中期淘汰处理,报研究生院备案。
九、学位论文
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
学位论文选题应属于本学科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基础或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或方面,对学科发展或相应的工艺研究与开发、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综述应基本掌握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能明确提出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部分应有一年以上的专门研究(或实验室工作)量,有一定的创造性成果,至少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与研究论文相关的研究内容。
(一)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生在学习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相关方向课题,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的过程。
1、学位论文选题须属于本学科领域,论文要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或新见解。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论文送审及修改、论文答辩及修改等)都应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3、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4、学位论文要求3万字以上,引用参考文献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3,近5年的文献一般不得少于总文献的1/5。
5、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
(二)论文发表要求
研究生应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一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指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 篇以上,且单位署名必须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
十、学位申请
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各培养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和本学科所属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可申请授予学位。
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主要学术期刊
(一)外文期刊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称 |
作者或出版社 |
备注 |
1 |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
|
2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
|
3 |
Bio-techniques & Bioengineering |
|
|
4 |
Environmental Geology |
|
|
5 |
Environmental Quality |
|
|
6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
|
7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
|
8 |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
|
9 |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
|
10 |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
|
|
11 |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
|
|
12 |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
|
|
13 |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
|
|
14 |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
|
15 |
Bioresourse Technology |
|
|
16 |
Biomass and Bioenergy |
|
|
17 |
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
|
|
18 |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
19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
|
20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
21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Policy |
|
|
22 |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
|
|
23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
|
|
24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
|
25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
|
26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osphere |
|
|
27 |
Pollution Engineering |
|
|
28 |
Pollution Engineering |
|
|
29 |
Water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
|
|
30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
|
31 |
Water Research |
|
|
(二)中文期刊
学科负责人意见: 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校审核意见: 年 月 日